历时15年拍摄,王达军的“问道”与“得道”
11月9日著名摄影家王达军“道·道”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,200多位著名摄影界嘉宾亲临现场观展。开幕式展览现场嘉宾云集现场观众排队观展​展览现场吸引众多观众这一历时15年的人文力作,被誉为影像版“巴蜀道教百科全书”。展览开幕后,
11月9日著名摄影家王达军 “道·道”摄影艺术展 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,200多位著名摄影界嘉宾亲临现场观展。
开幕式展览现场嘉宾云集
现场观众排队观展
展览现场吸引众多观众 这一历时15年的人文力作,被誉为 影像版“巴蜀道教百科全书” 。
展览开幕后,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《问道》,也将首次对外发行。 从文艺青年到杰出摄影家 在摄影界,王达军一直以西部风光影像著称。他和摄影家袁学军、王建军一起纵横数万里的 “三军进西部” ,开拓了中国风光摄影的新领域与新气象,迄今仍是为人称道的壮举。
“三军”进西部
摄影家王达军 王达军的第一台相机,是哥哥 王达源 送给他的 海鸥4B ,120双镜头,这在70年代已经是非常好的相机了。在哥哥的影响下,王达军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。
西藏拉孜县 1989年11月 70年代,王达军不断拍摄,渐渐开始崭露头角。从 “发布豆腐块大小的照片就开心好几天“ ,到成为《解放军报》《解放军画报》《人民画报》《战旗报》等报刊的图片大户,王达军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,1次二等功,连续多年被军区评为 优秀报道人员 。
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,1989年8月 1988年,第一次投稿的王达军凭借8张 《喜马拉雅之光》 作品,喜提 第15届全国摄影展艺术风格奖。1990年的全国摄影展中,他的 《大地系列》《通途》《田园》 包揽了金奖、铜奖和优秀奖。 1992年, 《西部风光》 系列获 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 。同年,他的作品和 吴印咸、陈复礼、高帆、简庆福、钱万里、王苗 等摄影家一起,入选《中日摄影名家20人联展》。
西藏芒康县觉巴山 1989年1月
云南省澜沧县 1990年4月 每个10年,都是一个阶梯 然而对于王达军来说, 风光 并不是禁锢他创作的标签。 从1993年开始,数十年来,王达军从未间断过对不同题材的拍摄纪录。
中国石窟雕塑系列 · 安岳毗卢洞8号窟削发女(北宋) 他历时4年用心凝结的 《中国石窟雕塑全集》 填补了西南地区石窟雕塑艺术在图像上的空白;他深入200座藏区寺庙拍摄的 《四川藏地寺庙》 ,成为中国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参考;他的 《飘逸的云朵·羌族服饰》 ,迄今仍是研究古老羌族颇具代表性的图像文献。
四川藏地寺庙系列· 理塘县展大佛 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,耗时15年拍摄的巴蜀道文化系列影像,更让他的摄影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被业界称为 有坚持又有创新的摄影家 。 历时15年,问道 与 得道 说起“道文化”系列的创作,王达军说自己的拍摄 纯属偶然 。
2003年,他在三台县郪江古镇巧遇一场城隍庙会,复杂神秘的仪式、参与者的虔诚与投入深深吸引了他。
作为中国唯一的原生本土宗教,道教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文明数千年历史进程,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巴蜀地区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,目前仍较完好地保留着民间道文化形态。
此后,王达军深入学习和研究道文化,在遍访川渝两省近 100个道观 的基础上,对其中 20个道观 和 10余处民间道场 进行重点拍摄。在 历时15年 的持续拍摄中,王达军记录了许多如今已经消失的民间道文化仪式和场景。
在创作过程中,王达军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摄影方式与技术的转变,去向人们诠释他心中所理解的“道”。 这些既写实又写意的影像,恰到好处地把道教 “玄之又玄、众妙之门” 的奥义表现的淋漓至尽,被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誉为: 一部影像版的“巴蜀道教百科全书” 。
本次 “道·道”摄影艺术展 展出的 38幅作品 ,是从王达军历时15年拍摄的影像中精选而出,分 “道观道人” 、 “道的仪式” 、 “道在民间” 三个部分进行展示。 关于展览的主题 “道·道” ,当代著名摄影艺术家、策展人 王庆松 说:“前一个‘道’指东方哲学之道;后一个‘道’是王达军四十多年摄影艺术生涯的摄影之‘道’及其人生之‘道’。
回顾王达军的摄影创作,从80年代开始涉猎风光摄影,到90年代崭露头角、2000年的硕果累累,到现在的影像汇集,每一个十年,都是一步新的阶梯。从风光、文献、到宗教,他一路“问道”,也一路“得道”。
展览信息 展览:“道·道”王达军摄影艺术展 时间:2018.11.9-11.18 地点:中国美术馆1楼3号厅 策展人:王庆松 艺术顾问:让.吕克.蒙特罗索(法) 感谢王达军先生接受采访并授权发布 -END- 本文来源:今日头条,作者:米拍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 [编辑:叶子猪小秘书]
|
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,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!